问:去西藏的路线经常看到有纳木错,纳木错是什么?这个湖泊有什么可看的地方?
答: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首,最大的西藏湖泊,中国的第二大的咸水湖。
纳木错是闻名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718米,从湖东岸到西岸全长70多千米,由南岸到北岸宽30多千米,总面积为近2000多平方千米,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最深处约33米以上。纳木错藏语为“天湖”之意,位于藏北高原东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峰北麓,西藏自治区当雄和班戈县境内。纳木错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蓝色,水天相融,浑然一体,闲游湖畔,似有身临仙境之感。
据《措之解说》中记载,纳木错的全名是:“纳木错秋莫·多吉贡扎玛”。纳木错是第三世纪末和第四世纪初,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大型构造断陷湖。后因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纳木错面积大为缩减。现存的古湖岩线有3道,最高一道距现在的湖面约80余米。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传说纳木错是绵羊的主护神,所以每逢藏历的羊年,纳木错将要敞开圣门迎接众神前来汇集。据传,天下之众神按照不同的年份进行轮流汇集,藏历马年汇集到岗嘎德斯,猴年汇集到南方的杂日山,羊年则汇集在纳木错。因此人们争先恐后地前往纳木错朝圣转经。从藏历羊年的元月开始到年底十二月止转湖队伍终年不断。既有骑马转湖的又有徒步跋涉的,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以转湖朝圣一次为积大德,并相信也能给自己带来无限的福。这种心理驱使信徒们不辞辛苦,长途跋涉,日夜兼行地转湖不止,即便是走不动路的老者或者残者也乘马前往,并认为转得越快功德也越高。所以那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不分昼夜地拼命往前跑,竟能在10天之内转纳木错一周。
在藏北众多的湖泊中,人们为何如此笃信纳木错呢?这也许是除了在纳木错周围有4座古老的寺院外,其主要原因就是纳木错独特的山水景色和各种奇石异土及其美妙的传说给纳木错涂上了神秘的色彩。
纳木错中5个岛屿兀立于万顷碧波之中,佛教徒们传说这五座岛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莫不虔诚顶礼膜拜。其中最大的是良多岛,面积为1.2平方千米。此外还有5个半岛从不同的方位凸入水域,其中扎西半岛居5个半岛之冠。扎西半岛位于湖的东侧,像是湖岸伸入湖中的一只拳头。远远望去,它是个小山包,由于山包中间明显裂开,人们说它是个睡佛,短的一段是脑袋,长的一段是身子,腿侧伸入湖中隐而不见。其实,这是个由石灰岩构成的约10平方千米的半岛,由于湖水的侵蚀,分布着许多幽静的岩洞,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有的洞口呈圆形而洞浅短,有的溶洞狭长似地道,有的岩洞上面塌陷形成自然的天窗,有的洞里布满了钟乳石。岛上到处怪石嶙峋,峰林遍布,峰林之间还有自然连接的石桥。岛上地貌奇异多彩,巧夺天工,实属奇观。纳木错阴面有18大梁,阳面有18大岛。藏北牧人自豪地说:“纳木错美如画,阴有18大梁,最著名的山梁在阳面,阳有18大岛,最著名的岛在阴面。”就是说在纳木错湖周围共有18道山梁,其中除多加山梁在阳面外,其余都在湖的阴面即南边。
纳木错共有18个岛,其中扎西岛在阴面外,其余诸岛均在阳面即纳木错湖的北边。虽然纳木错海拔达4718米,但岛上、湖滩上到处都生长着茂密的牧草和柏树林。湖岛上那些岩洞及树丛中还有极丰富的水生物,这些水生物给熊创造了一个理想的乐园。